教育是什么?专家学者们提出许多关于教育的定义和论调。例如教育是朔造一个健全的人格;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情感和想像方面的自由;是平等的对话和自由的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等等。
说实在的,教育对于大部分马来西亚现代父母亲来说似乎也只有上学才算受教育。哪怕一些深明教育理念的家长们,也难逃面对教育制度以分数为评量的压力,更担心成绩一旦跟不上去,准被编排到放牛班。很明显的,这时代有太多的无力感。明明知道教育是培育身心健康,有创造力和会思考的下一代,但却得随波逐流。
看看时下学生们的生活, 他们放学后回家, 匆忙的吃饭洗澡,就得上英文专科补习班,国文补习班,夜晚还要上全科补习班;一到周末,又得在上个才艺班。试问如此将教育假手于人的做法果真的就是让孩子在受教育吗?更有大部份的父母更认为教育子女的终级目标就是将子女送上大学的殿堂。这表明了父母对教育的片面认知仍停留在课堂的学习和文凭的认证。看看时下,有多少的新新人类是头戴四方帽,其中有多少是可以学以致用的?
现代父母所肩负养家活口的任务,造成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因而引起亲子教育的日益贫乏。父母在生活上的所承担的工作压力和财务的负担均叫人有淹息感,更希望有个人空间让自己喘口气。所以,一般的家庭教育也只有3种管教的方法: 既打骂教育,溺爱教育或是不管教育,为的也就是用最快的方法来解决孩子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不要来打扰到父母的个人清静时段。因此,更不理会孩子的内心世界,更不了解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该扮演什么角色,更谈不上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父母教育下一代要由家里开始,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就要建立家庭教育的制度,夫妻彼此遵守游戏规则,父母由身教来引导孩子,由最简单尊重人我开始,到整理自己的起居饮食,并给予机会学习金钱买卖游戏,允许孩子在父母眼前的跌到和失败,鼓励孩子勇于发问,乐于学习,建立他们的自信,认可他们的发言权,更要正视他们的个性天赋。
教育下一带不应该停留在钢骨水泥里的学习,以为应付学校的考试或是求学时代就是应该单纯的专著在啃书。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个别化,更要着重于学习机会教育, 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 而非只是学校教育。
培育身心健康,有创造力和会思考的下一代,才是恰当的教育方针.它首要的任务是得正视, 尊重孩子个性的差异,并开启孩子的独特性和天赋;同时,更要明白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要让不同的才智特质在不同的领域得到舒展,以至开创一片全新的天地.
EQ作者高曼博士指出"不是量身打造的教育终将无效".这也就是说,要因材施教,教育必须根据孩子的个性,天赋与才智给予针对性的栽培和教养,以让个人达到身心的健全,得以发挥先天优势,展现特性.可是我们现有的教育制度重点在于传授规范性的认知和教条式的思维,严重的抹杀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对于这一点,只有由自己做起,父母得全权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并且改变以为上学才是受教育的心态,更应该摒弃以成绩来衡量孩子学习效果的恶习;父母应该正视教育由家里开始的观念, 尊重孩子的先天特质,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教导会思考的孩子,并致力于培育孩子多方面的智能,包括学术上的,生计上的和人生价值的追求等方面.如此,我们的下一代才有可预见的未来.